衡水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衡水市統計局
2015年5月18日
根據衡水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,現將全市第二產業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:
一、工業
(一)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
2013年末,全市共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8703個,從業人員294780人,分別比2008年末增長80.94%和27.22%。
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中,內資企業8610個,占98.93%;港、澳、臺商投資企業31個,占0.36%;外商投資企業62個,占0.71%。內資企業中,國有企業41個,占全部企業的0.47%;集體企業100個,占1.15%;私營企業6505個,占74.74%。
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,內資企業占95.38%,港、澳、臺商投資企業占1.10%,外商投資企業占3.52%。內資企業中,國有企業從業人員占全部企業的3.40%,集體企業占1.08%,私營企業占63.31%(詳見表2-1)。
表2-1 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組的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
|
企業法人單位 (個) |
從業人員 (人) |
合 計 |
8703 |
294780 |
內資企業 |
8610 |
281171 |
國有企業 |
41 |
9565 |
集體企業 |
100 |
3036 |
股份合作企業 |
11 |
237 |
聯營企業 |
6 |
138 |
有限責任公司 |
1603 |
69141 |
股份有限公司 |
126 |
16019 |
私營企業 |
6505 |
178001 |
其他企業 |
218 |
5034 |
港、澳、臺商投資企業 |
31 |
3236 |
外商投資企業 |
62 |
10373 |
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中,采礦業11個,制造業8633個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59個,分別占0.12%、99.20%和0.68%。
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,采礦業占0.04%,制造業占95.86%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占4.10%。在工業行業大類中,金屬制品業、橡膠和塑料制品業、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從業人員數位居前三位,分別占21.59%、11.51%和7.96%(詳見表2-2)。
表2-2 按行業分組的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
|
企業法人單位 |
從業人員 |
(個) |
(人) | |
合 計 |
8703 |
294780 |
其他采礦業 |
11 |
119 |
農副食品加工業 |
206 |
8323 |
食品制造業 |
68 |
4637 |
酒、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|
53 |
7270 |
紡織業 |
171 |
8140 |
紡織服裝、服飾業 |
131 |
8327 |
皮革、毛皮、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|
764 |
18791 |
木材加工和木、竹、藤、棕、草制品業 |
40 |
1500 |
家具制造業 |
63 |
2220 |
造紙和紙制品業 |
37 |
1445 |
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|
125 |
2965 |
文教、工美、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|
141 |
8775 |
石油加工、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 |
13 |
284 |
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|
379 |
23372 |
醫藥制造業 |
31 |
2136 |
化學纖維制造業 |
13 |
335 |
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|
1034 |
33935 |
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|
574 |
23459 |
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|
110 |
9101 |
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|
56 |
1502 |
金屬制品業 |
3095 |
63643 |
通用設備制造業 |
466 |
15238 |
專用設備制造業 |
347 |
9063 |
汽車制造業 |
197 |
8539 |
鐵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|
36 |
1172 |
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|
283 |
11313 |
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|
85 |
3885 |
儀器儀表制造業 |
55 |
1571 |
其他制造業 |
50 |
1454 |
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|
4 |
120 |
電力、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|
23 |
9887 |
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|
6 |
243 |
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|
30 |
1960 |
(二)資產總計
2013年末,工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6096694萬元,比2008年末增長188.66%(詳見表2-3)。
表2-3 按行業分組的工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
|
資產總計 |
(萬元) | |
合 計 |
16096694 |
其他采礦業 |
1980 |
農副食品加工業 |
563449 |
食品制造業 |
153013 |
酒、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|
847121 |
紡織業 |
245339 |
紡織服裝、服飾業 |
312793 |
皮革、毛皮、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|
592404 |
木材加工和木、竹、藤、棕、草制品業 |
94873 |
家具制造業 |
49544 |
造紙和紙制品業 |
72390 |
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|
62726 |
文教、工美、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|
125948 |
石油加工、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 |
13975 |
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|
2001394 |
醫藥制造業 |
105345 |
化學纖維制造業 |
10418 |
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|
2265481 |
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|
1041238 |
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|
928594 |
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|
82358 |
金屬制品業 |
2787239 |
通用設備制造業 |
778887 |
專用設備制造業 |
334134 |
汽車制造業 |
275506 |
鐵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|
105201 |
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|
650626 |
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|
251773 |
儀器儀表制造業 |
62427 |
其他制造業 |
31046 |
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|
17000 |
金屬制品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|
778 |
電力、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|
1136166 |
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|
33066 |
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|
62066 |
(三)總資產貢獻率
2013年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總資產貢獻率為12.99%,比2008年下降0.59個百分點。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.95%,比2008年提高0.43個百分點。其中,制造業為5.95%,比2008年上升0.25個百分點;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為6.04%,比2008年上升2.09個百分點(詳見表2-4)。
表2-4 按行業分組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總資產貢獻率
|
總資產貢獻率 |
(%) | |
合 計 |
12.99 |
農副食品加工業 |
9.38 |
食品制造業 |
15.69 |
酒、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|
27.67 |
紡織業 |
5.60 |
紡織服裝、服飾業 |
13.64 |
皮革、毛皮、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|
14.46 |
木材加工和木、竹、藤、棕、草制品業 |
1.16 |
家具制造業 |
18.34 |
造紙和紙制品業 |
9.28 |
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|
21.17 |
文教、工美、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|
33.22 |
石油加工、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 |
18.02 |
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|
9.28 |
醫藥制造業 |
25.42 |
化學纖維制造業 |
3.23 |
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|
11.51 |
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|
15.12 |
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|
8.47 |
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|
7.44 |
金屬制品業 |
10.46 |
通用設備制造業 |
18.22 |
專用設備制造業 |
16.50 |
汽車制造業 |
25.47 |
鐵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|
8.65 |
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|
10.52 |
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|
19.27 |
儀器儀表制造業 |
13.71 |
其他制造業 |
36.16 |
電力、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|
10.86 |
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|
12.15 |
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|
3.56 |
(四)企業研發活動
2013年,全市開展研究與試驗發展(簡稱R&D或研發)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65個,比2008年增長306.25%,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5.94%。
2013年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R&D人員折合全時當量1374.2人年,比2008年增長505.37%。
2013年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R&D經費支出6.31億元,比2008年增長1040.1%;R&D經費投入強度為0.41%,比2008年提高0.32個百分點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分行業R&D經費支出及投入強度情況(詳見表2-5)。
2013年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全年專利申請量442件,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38件,分別比2008年增長1373.33%和885.71%,發明專利申請所占比重為31.22%。
表2-5 按行業分組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R&D經費支出及投入強度
|
R&D經費支出 (萬元) |
R&D經費投入強度 (%) |
合 計 |
63084.8 |
0.41 |
制造業 |
59449.4 |
0.41 |
食品制造業 |
156.5 |
0.06 |
酒、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|
23134.4 |
2.24 |
皮革、毛皮、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|
312.0 |
0.04 |
木材加工和木、竹、藤、棕、草制品業 |
125.0 |
0.33 |
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|
5.8 |
0.01 |
文教、工美、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|
570.0 |
0.20 |
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|
1099.9 |
0.06 |
醫藥制造業 |
859.4 |
0.80 |
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|
9651.4 |
0.63 |
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|
9470.2 |
1.15 |
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|
885.1 |
0.06 |
金屬制品業 |
3860.5 |
0.20 |
通用設備制造業 |
6315.9 |
0.79 |
專用設備制造業 |
45.1 |
0.01 |
汽車制造業 |
1303.0 |
0.25 |
鐵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|
663.4 |
1.35 |
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|
991.8 |
0.15 |
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|
3635.4 |
0.31 |
電力、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|
3635.4 |
0.32 |
(五)高新技術產業
2013年末,全市共有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法人單位181個,比2008年末增長23.13%,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6.59%。
2013年,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法人單位R&D經費支出1.62億元,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25.67%,R&D經費投入強度為0.72%,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0.31個百分點;全年專利申請量152件,其中發明專利申請41件,發明專利申請所占比重為26.97%。
二、建筑業
(一)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
2013年末,全市共有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724個,從業人員6.52萬人,分別比2008年末增長210.73%和35.72%。
在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中,內資企業722個,占99.72%;港、澳、臺商投資企業2個,占0.28%。內資企業中,國有企業21個,占企業法人單位的2.91%;集體企業22個,占3.05%;私營企業376個,占52.08%。
在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,內資企業占99.71%,港、澳、臺商投資企業占0.29%。內資企業中,國有企業占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4.88%,集體企業占11.78%,私營企業占31.52%(詳見表2-6)。
表2-6 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組的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
|
企業法人 |
從業人員 |
(個) |
(人) | |
合 計 |
724 |
65225 |
內資企業 |
722 |
65036 |
國有企業 |
21 |
3173 |
集體企業 |
22 |
7658 |
股份合作企業 |
1 |
15 |
聯營企業 |
?? |
?? |
有限責任公司 |
247 |
25257 |
股份有限公司 |
21 |
7706 |
私營企業 |
376 |
20502 |
其他內資企業 |
34 |
725 |
港、澳、臺商投資企業 |
2 |
189 |
外商投資企業 |
?? |
?? |
在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中,房屋建筑業占21.82%,土木工程建筑業占28.18%,建筑安裝業占12.57%,建筑裝飾和其他建筑業占37.43%。
在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,房屋建筑業占73.36%,土木工程建筑業占15.65%,建筑安裝業占3.76%,建筑裝飾和其他建筑業占7.00%(詳見表2-7)。
表2-7 按行業分組的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
|
企業法人 |
從業人員 |
(個) |
(人) | |
合 計 |
724 |
65225 |
房屋建筑業 |
158 |
47851 |
土木工程建筑業 |
204 |
10209 |
建筑安裝業 |
91 |
2453 |
建筑裝飾和其他建筑業 |
271 |
4712 |
(二)資產總計
2013年末,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260.48億元。(詳見表2-8)。
表2-8 按行業分組的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
|
資產總計 |
(億元) | |
合 計 |
260.48 |
房屋建筑業 |
57.87 |
土木工程建筑業 |
189.18 |
建筑安裝業 |
4.02 |
建筑裝飾和其他建筑業 |
9.41 |
注釋:
【1】 規模以上工業:是指全部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法人工業企業。
【2】 總資產貢獻率:是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,是企業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,是評價和考核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。
【3】 研究與試驗發展:是指在科學技術領域,為增加知識總量、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去創造新的應用而進行的系統的、創造性的活動,包括基礎研究、應用研究、試驗發展三類活動。
【4】 R&D經費投入強度:是指R&D經費支出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。
【5】 表中的合計數和部分計算數據因小數取舍而產生的誤差,均未作機械調整。